成都东区街景效果图
在法国留学5年的陈新贵,曾参与过成都市相关旅游街区设计,在市内有几处投资,他笑言“自己比较另类,说话不拐弯抹角,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年,陈新贵负责成都某社区的改造,社区要求“再现老成都院落本色”。虽然老陈在成都生活了很多年,但他还是做足了准备功课。“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出来的东西不要让老社区的人吐口水”,陈新贵说,如果连生活在社区的人都说做得没那种味道,那就相当失败。施工方案出来后,老陈天天往施工现场跑。有人看了以后质疑:“一段路为什么不做成平整的,非要中间稍凸两边凹?行人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老陈心里不爽了,“老成都的路其实就是这样。既然要千篇一律,何必花钱请设计师?”在他的坚持下,该社区的改造最终引来一片叫好声。
“现在谈到成都的建筑特色,人们大多想到的就是青砖灰瓦、飞檐吊梁、雕花窗棂、幽巷深院”,陈新贵说,这些东西看多了会产生审美疲劳,就像现在的酒店一样,“基本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连使用的材质都差不多”。老陈对此很费解,国外的五星级酒店并不像国内那样中间挑空,造个很宽敞的大堂,“比如法国的酒店大堂大多都不高”。
在老陈看来,建筑的外在形式可以模仿,“但其他的东西无法取代”。得知红光电子厂要改造后,老陈亲自到厂区走了一圈,“它勾起了我的很多记忆”,斑驳的树影、大片的工厂、繁忙的工业———那些景象到现在都无法忘怀。“那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老陈说,虽然之前很多城市可能都有这些工厂,但现在几乎都被拆得所剩无几了。成都能将红光厂保留,这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为后人留下的精神遗产。
设置布局至关重要
多种业态围绕音乐相互咬合
成都某地产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业态的设置和总体布局对整个音乐公园的发展至关重要。“规划得好,它可以保证整个公园的最大吸附能力,如果规划不合理,则会限制整体功能的发挥。”就像一个超市如果全部都卖鞋子,那么能够吸引的客户就将很有限。成都东区主题音乐公园拥有20余种业态,它精确定位了自己的消费人群,加之成都地区有娱乐消费的丰厚土壤,各个业态相互咬合,发展前景十分明朗。
陈新贵说,他对成都的一些老建筑比较失望,“经过翻修后大多都一个模样,在具体设计和用材上都不太考究,没有深刻了解成都老民居的特点,这些东西看多了让人生厌”。在他看来,一些打造成旅游景点的老民居区内,生意整体上其实与旅游无太多关联,与游客的互动性/偏弱。此前,陈新贵曾参与了成都市一些重要社区和一些知名景点的部分设计工作,对于这些项目留有的遗憾,他希望在成都东区能够避免。
“成都东区在业态的布局上,一定要注意业态之间的咬合关系”,在陈新贵看来,无论是配套的商业、餐饮还是演艺中心,都是拴在同一个链条上。如果咬合好了就将共同发展;咬合不好的话,会极大影响整体功能效果的发挥。
对此,成都传媒集团表示,成都东区业态多达20余种,包括当代艺术部落、多媒体娱乐空间、演艺中心、音乐电影资料馆、流行音乐博物馆、小剧场文化基地、音乐文化主题酒店、数字音乐企业办公总部、明星街、无线音乐基地、音乐大市集、酒吧工厂等。这些业态都经过全盘考虑、数次论证后才最终确定,整个业态都围绕音乐这个灵魂而设计,不仅特色鲜明,还非常注重业态之间的协同效应,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尽可能保留红光电子厂原貌。
“外地朋友来成都,一般都喜欢请他们去宽窄巷子,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建成后,又多了一个好去处”,该负责人表示,建设路商圈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两到三年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将成为这个商圈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未来发展前景难以限量。